公交车是城市重要交通工具,承担着市民大量的出行需求。近年来,受市场环境变化、市民出行选择多元化等因素影响,部分公交线路正面临客流持续下滑、运营收益收窄等挑战。7月2日下午,县政协开展第六期“委员有约”协商恳谈会,20余名政协委员、部门负责人齐聚一堂,就县域公交冷僻线路运力优化建言献策。
经排摸,我县日均客流偏低的冷僻线路有23条,乘客出行需求集中于赶集、务工及农资采购等场景。因早晚集中出行与日常客流稀疏现象突出,车辆空驶率长期居高不下,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持续偏低。
“公交冷僻线路的优化势在必行,可以采取错时发车的方式,1辆车兼顾2条或者3条等多条区域线路的运营”“对于部分线路重叠的公交线路,要及时进行合并运营,降低车辆空驶率”“公交冷僻线路调整前后都建立评估机制,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并同步开展宣传”……围绕协商主题,与会委员畅所欲言,提出一系列针对性意见建议。参会部门负责人认真聆听,仔细记录意见和建议,不时与委员们进行交流。
预约式(呼叫式)、网约式(微公交)作为一种新型公交运营模式,不仅有效填补了公交服务空白,提高公交资源利用效率,降低公交空载率,又能满足个性化需求。对此,委员们建议,要按照出行群体需求,设立“线上+线下”预约方式,特别是针对老年群体手机操作不熟练等情况,可安排就近的村(社区)干部、网格员帮助老人进行预约。要做好前期调研,加强与各镇乡(街道)、村(社区)的沟通协作,通过入户走访、实地调研、座谈交流等方式,积极听取群众意见,让公交运营模式更贴近群众实际需求。要畅通宣传渠道,在公交站台、村委会等地设立宣传点,分发宣传页,介绍预约乘车的操作流程,帮助乘客快速掌握预约乘车方法。
委员们还建议,要建立健全公交线路动态优化机制,根据城市建设和群众需求的不断变化,及时分析研判,科学合理应对,助力城市交通高质量发展,为广大市民提供品质更优良、运转更高效、群众更满意的公交服务。
一审 周衍欣
二审 马振
三审 郭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