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岸开放完成省级预验收,向“港通天下”再进一步

7月8日至7月10日,宁波港口岸扩大开放完成预验收,标志象山朝着口岸开放迈出了坚实的一步,随着口岸开放前期工作的不断推进,未来四个码头将会成为连通世界、支撑区域经济的重要窗口。

贺林汕摄

“这里可以注意到有蓝色、绿色、红色一个箭头,它其实是按照传染病的三区两通道来进行规范设置的。”在中国供销集团码头,海关工作人员正在对验收组介绍口岸查验的相关设施以及检验检疫动线。

在为期三天的验收工作中,验收组实地查看了四个码头的建设情况。市口岸办口岸开放工作相关负责人马美兰介绍:“我们此次省市考察组主要是对现场的一些配套设施,包括监控的一些设施都进行了着重的查看。都比较符合国家验收的一些标准基础设施,口岸产业设施以及办公设施都达到了建设的要求,总体来看验收组还是比较满意的。)

贺林汕摄

宁波港口岸扩大开放区域涉及象山的有:石浦港区新港码头和中国供销集团万吨级码头、象山港港区大中庄码头和新乐船厂这4个重点项目。自国务院正式批复后,象山紧锣密鼓开始了口岸提升改造的各项前期准备。

“原来的航道拐角比较大,大船进出很不方便,加上航道淤积,所以导致此前我们整个港口的航道等级比较低,制约了港口的发展。”县口岸管理中心副主任 张磊指着地图上的航道施工图向我们说道。

如何清淤扩能,尽快打开航道成为开放工作的关键,航道工程按1万吨级单向航道标准建设,其中关键的口门段按3.5万吨级标准炸礁,口外段兼顾了5000吨级船舶双向通航需求,航道经汰网屿岛南侧连接下湾门水道,最终通向东海,总长约10.9公里。

  “经过前期的炸礁,清淤和导流航设施建设,现已全面建成并顺利通过交工验收,后续我们将根据相关规定完成上图公告,力争尽早启用。”县口岸管理中心副主任张磊说。

万吨级航道的建成,相当于为港区连通世界撑起了一条“黄金水道”。去年,象山港口吞吐量达1538.1万吨,同比增长3.32%,冷链物流、船舶制造等产业,随着口岸开放,将会成为临港产业集群发展的关键支点,为象山打造对外开放新门户、提升区域经济能级提供坚实支撑。

“2024年我们的营业收入已经达到15亿元,我们将抓住此次口岸开放的契机,打造远洋水产品加工产业园。”中国供销集团(宁波)海洋经济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邹钺介绍码头投入使用之后,最为直观的当属产业的发展,目前园区入驻率达30%。“后续不仅仅会是更多产业的注入,园区的冷链运输也会全面启动,经营数据力争能够翻3到5倍。”

截止目前,新港码头已经取得了临时开放资格,省级预验收完毕后,象山会同步向交通运输部申请其他三座码头的首次临时开放。“省级预验收顺利通过将为我们下一步的争取国家正式验收打下基础。”县口岸管理中心副主任张磊说道。他介绍,对于我们打造与宁波舟山港核心港区功能互补,具有象山特色的港口产业,具有积极的意义,也是为我们完善浙东沿海的港口布局,以及打造长三角南翼的这个港口枢纽具有推动作用。

象山港港区和石浦港区同属于宁波港八大港区,是国家级宁波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的重要功能区块。未来,以口岸开放为支点,撬动“海洋强县”全篇布局,必将为象山建设国家级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注入强劲动能。


一审 俞文喆

二审 吴敏勇

三审 郭媛媛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