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小时腾退价值超千万厂房!象山法院全力兑现胜诉人合法权益

近日,象山法院向买受人交付一处拍卖用地,随着买受人在厂房接收证明处签名捺印,标志着价值超千万、占地11630平方米的厂房,历经5小时高效强制腾退,彻底摆脱非法占用困境,重获新生。受邀见证执行的2名人大代表表示,这是“纸面权利”转化为“现实权益”的生动实践,让群众真切触摸到法治的力度与温度。

据悉,这片价值超千万的厂房,源于数年前的系列金融借款纠纷,更因后续租赁争议,演变为权益兑现的“硬骨头”。时间回溯至2020年,象山某汽车维修有限公司因金融借款纠纷进入强制执行程序,2023年1月买受人经司法拍卖依法竞得该产权。

然而,通往权益的路途布满荆棘。原经营者以“存在租赁关系”为由拒绝腾退,甚至要求支付高额补偿。其诉求经两级法院审理,因缺乏事实与法律依据被依法驳回,判决原经营者限期腾退其占用厂房并支付占用费。但判决生效后,原经营者及其家属始终拒不履行。

执行现场更是困难重重。万余平米厂区内,维修车辆、大型设备、集装箱堆积如山,安全隐患丛生;违章建筑夹杂其间;更棘手的是,数十名滞留人员情绪不稳,曾表现出强烈抵触情绪。

买受人合法权益难以实现,胜诉判决面临沦为“纸面权利”的风险,法院的强制腾退行动,势在必行。面对复杂局势,象山法院制定专项行动预案,将责任分工、节点把控、岗位落实精确到“人、时、位”。

腾退行动当天,干警们多组联动,快速封锁现场、专业管控人员、公证清点财产,执行高效有序。劝离人员时,干警严守规范,一边严密观察劝离人员身体状况,一边耐心劝解安抚;清理集装箱夹缝时,干警发现多台关键未登记设备,执行法官果断叫停搬运,立即召集买受人、现场记录员进行三方确认,当场补充登记造册,严谨程序确保各方权益无虞;面对复杂局面和零星干扰时,全体干警始终保持理性克制,依法依规推进,耐心释法明理,确保了执行全程规范有序。

当最后一辆载物车辆驶离,“冻结”多年的权益终被激活,转化为发展新动能。下一步,象山法院将乘势而上,深化集中执行腾退攻坚行动,以更大力度破解难题,依法保障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一审 俞文喆

二审 吴敏勇

三审 郭媛媛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