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乡风润四明|贤庠镇因地制宜,着力擦亮文明标识

近年来,贤庠坚持以“理”育人、以“德”树人、以“文”化人、以“信”取人的原则,因地制宜,以碶头陈村“红白理事会”、青莱村“共富促进会”为试点,以点带面,传家风、树村风、育民风、扬新风,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全面提升乡村社会文明程度,持续高质量打造幸福贤庠。

青莱村共富促进会

让美丽风景变成美丽经济

20年前的贤庠镇青莱村,道路不平路灯不明,长达30年没有新批建房土地,发展曾一度停滞不前。如今,白墙灰瓦的村舍、干净整洁的庭院、沥青浇筑的柏油路,颐养小院让老人“养老离家不离村”,美丽乡村让村民“安居乐业生活富足”,村民常常这样评价现在的青莱:“我们生活在这里越来越幸福了。”而这一切变化,得益于青莱村共富促进会的努力。

多年来,青莱村不断调动原乡人、归乡人、新乡人“三类人群”积极性,统筹用好政府、集体、社会“三笔资金”,不断鼓足农民、集体、经营者“三个口袋”,将美丽风景转变美丽经济。在共富促进会成员共同协商下,西坡项目落地,自2019年10月正式营业以来,每年为村里增收30万元;依托独特临港山海资源,打造“最北营·海风巷子”露营基地,每年为村里增收20万元。

7月11日至7月12日,“嗨一虾”夜市燃爆象山港畔,以咖啡面包集市、罗氏沼虾超级大锅、嗨啤一虾、体验互动、乡村文明游等五大板块为核心,并首次推出“文明旅游护照”,让市民在尽享龙虾狂欢、咖啡浪潮、嗨玩市集的同时,感受文明乡风。此次夜市新媒体传播量超百万次,带动夜经济消费超20万元。当前,青莱村“共富促进会”正立足见海新空间,积极探索打造常态化夜市消费新场景。

经济上去了,老百姓的幸福感也要同步。走入青莱村一派和美景象,每家每户门前挂着家风家训牌,定期开展垃圾分类户、文明示范户等评比,文明之风吹遍青莱的角角落落。在共富促进会的商议下,村里有了多功能篮球场,丰富了村民的业余生活。“傍晚十分,约上三五好友来打上一场比赛,放松一下,缓解一天的疲惫。”村民小刘说到。同时盘活了原本破旧的老三合院,修建了颐养小院,真正让青莱村的老人们实现了养老离家不离村,居家“养老”成为了幸福“享老”。

碶头陈村红白理事会

以生态为基打造有礼新风

春夏两季走进碶头陈村,会被那千亩油菜花田、百亩荷花田所吸引,美丽的田园风光吸引游客们打卡拍照。绿油油的草坪、红彤彤的喜字、大大的秋千,还有周边点缀的喜庆元素……2025年5月17日,一场浪漫的户外婚礼在碶头陈村草坪婚礼基地举行,这场温馨精致的草坪婚礼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 “这片草坪满足我们对户外草坪婚礼基地的各种需求,并且村里的收费又很实惠,现在年轻人喜欢这样精致简单的婚礼,即使还在修路我们也坚持要来这里办婚礼。”新郎说到。

如今,这片3亩左右的草坪成为新人踏入婚姻殿堂的梦幻田野。2025年碶头陈村举办了象山县第九届集体婚礼,授予“象山户外结婚登记颁证基地”。9对新人在油菜花田上共同倡导“喜事新办,婚事简办”的新风尚。而这片草坪婚礼基地,就是碶头陈村通过“红白理事会”说新风的一个显著成效。

碶头陈村以自然资源为生态基底,以浙东婚俗文化“有礼新风”为精神纽带,构建起“红白理事会”促新风议事机制。吸收了部分党员、村民代表、文化能人、乡村主理人等,共同推进文明乡村建设。在红白理事会的作用下,创新打造了“花田喜事”文化礼堂品牌,连续三年成功举办十里红妆巡游活动;与象山百年老店西周芳记合作,创立芳记喜饼品牌;打造“喜咖”,将咖啡文化融入到乡村旅游中;将“囍”文化植入村庄的景观节点建设,激活了乡村文明基因;推出了8道时令婚宴菜单,营造和谐、节约的社会风气。在碶头陈村,通过红白理事会的多次议事,真正将喜文化转变为实实在在的促进乡村文明的有力抓手。

“我们以涵养婚丧新风、良好家风、和谐村风、淳朴民风为目标,以红白理事会、共富促进会为“四会说四风”主抓手,增强村民自我教育、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的能力,不断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农村文明程度,推动乡村文化振兴。”贤庠镇相关负责人说到。


一审 安玉

二审 胡星艺

三审 郭媛媛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