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亮“神话之鸟”繁育迁徙之路,中华凤头燕鸥国际志愿服务交流汇象山举行

象山作为全球最大的中华凤头燕鸥繁殖地,7月17日,来自5个国家和台湾地区的8个保护组织的志愿者和专家学者们齐聚象山,共同发起点亮“神话之鸟”的繁育迁徙之路。

“这份卷轴上的‘717’,寓意着‘聚一聚、叙一叙’更象征着全球志愿力量的紧紧相拥。”中华凤头燕鸥作为一种迁徙的候鸟,守护“神化之鸟”就不是一地之事,更是全球之责。在活动现场,沿着中华凤头燕鸥繁育迁徙路径,沿途国家的保护组织志愿者代表一一上台签署《717守护“神话之鸟”国际志愿保护合作备忘录》,在数据监测共享,技术共通共融,环境保护共生等多个方面达成共识,用守护这个共同词汇,形成跨国界协作,让中华凤头燕鸥不断延续。

浙江自然博物院研究员范忠勇告诉我们,今天来参加的国家都是有中华凤头燕鸥以往的历史记录,包括现在也有越冬记录的。“我们在繁殖季跟迁徙季保护好了之后,下一个接力棒就交给越冬期的这些国家去守护。”

世界动物保护协会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赵中华则对我们象山中华凤头燕鸥保护工作予以高度肯定,“我们一直强调的是保护野生动物不能是独立的,要保护整个生态系统,而生态它是没有边界的,所以一定要促进国际合作,鼓励周边的国家一起保护生态。”

中华凤头燕鸥又称“神话之鸟”,是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目前全球种群数量在200只左右。自2013年开始实施招引与种群恢复工作,其中2024年的整个繁殖季,中铁墩屿观测到的“神话之鸟”成鸟数量达109只,创历史新高。从十二年前,在孤岛上点燃的守护微光,到如今已有259名志愿者组成了“护鸟天团”,保护工作的不断深入,种群数量也随之不断攀升。象山的这份拯救濒危动物的宝贵经验,将会为未来各国开展相关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活动现场还进行了宁波“走出去”国际志愿服务服务合作项目“路演”以及签约,其中包括印尼奥比岛“美丽家园”、瑞士苏黎世“阅读中国”以及守护“神话之鸟”三个海外计划。值得一提的是,“神话之鸟”从“请进来”的相聚,萌发出“走出去”的分享,“神话之鸟”的守护力量正在沿着迁徙路线,编织成一张覆盖全球的爱心网络。

此次活动以守护“神话之鸟”共续国际志愿情为主题,开展了中华凤头燕鸥保护志愿服务,以“717·聚一聚、叙一叙”为约,进行了国际志愿者们的交流汇,圆桌研讨会上,不论是思想的碰撞,经验的共享,让国际志愿服务工作在保护生物多样性上迸发出新的智慧火花。

一审 邱浩恺

二审 金旭

三审 郭媛媛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