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是秋天最后的回眸。寒意渐浓,万物趋于沉静,而大自然的馈赠愈发丰厚——萝卜清甜饱满,羊肉温润滋补,仿佛是时节为寒日特意安排的一对知己,在滚烫的锅中,成就彼此最熨帖的滋味。
萝卜
秋天的萝卜是个好东西,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郎中抓药方”。
我在山东工作时,常去潍坊出差。潍坊的青萝卜非常有名,街上常有人推一辆自行车叫卖,车上挂满修长的青萝卜,缨子翠绿欲滴,鲜活得引人驻足。看中哪一个,称重后,小贩手起刀落,萝卜便如一朵青绿色的莲花般绽放开来,诱人直接下嘴。其内瓤青绿,脆,香,汁多且甜。如果皮干净,也可食,味微辛,亦可口。吃到下部四分之一白色的位置时,辛辣味就很冲了,一般就不吃了。山东人常说:烟台苹果莱阳梨,比不上潍坊的萝卜皮,我信服。潍坊萝卜卖的确实也是水果的价格,那时常会买几个带回济南讨好女朋友。
也吃过北方其他的萝卜,济南的水萝卜、天津的青萝卜、北京的“心里美”。“心里美”的肉是粉红色的,不仅可食,还可以做菜肴的配色,切成一朵花似的,我常会在品菜的同时,把这片萝卜“花”拿来欣赏一番,再放入口中。东北的红皮萝卜据说也不错,可惜没吃过,但估计不会超过潍坊萝卜的味道。北方的萝卜中,我觉得潍坊萝卜数第一。
生萝卜含淀粉酶,能助消化。按照中医的说法:萝卜生吃通上气(打嗝),熟吃通下气(打屁)。妻子生女儿时是剖腹产,手术后不能马上进食。后来我去熬了萝卜汤,吃后很快就打屁了,这说明肠胃通了。医生说可以吃流食之类的了,我才彻底放心。其实动过手术的大都知道这个功效。妻子喜欢吃萝卜,坐月子期间,萝卜炖排骨之类的也经常吃。
妻子是北方人,如果在菜场看到北方的青萝卜,常会买上很多。回家切成条,先用盐腌,再放着晾晒。晾到半干时,加辣椒、糖、鲜味酱油、麻油,凉拌后就着五谷杂粮粥,特棒。
母亲做的凉拌萝卜就不一样了,用的是宁波本地产的小白萝卜。切成片,用盐腌一晚上,上面压个重物。第二天把腌出的水倒掉,基本就不大有辛辣味了。加麻油、酱油就行,爽脆,带点甜口,是泡饭和粥极好的配菜。
这个萝卜是父亲自己种的,不用化肥,只用煤焦泥和农家肥,也不打药。除了腌着凉拌吃,还有很多种吃法。我自己会做酸辣萝卜丝,白萝卜、青萝卜都行,红辣椒煸出香味后,萝卜丝下锅,放点醋。此菜酸辣口,很开胃。萝卜切片和猪大肠做萝卜大肠羹,是一道重口味的农家美食。萝卜切成丝,做带鱼萝卜羹,起锅前放点醋,也是下饭的好菜。
萝卜的吃法虽多,但每到天冷,我心里念想的,永远是它和羊肉在一起时所能达到的那种极致境界。
羊肉
秋冬天,人恋暖食,我最好羊肉。
《说文》解“鲜”为“鱼名”,我却愿作“鱼羊合烹”之味,且以羊为“鲜”之魂。
江南人吃羊肉多是红烧或做汤。最好选用散养的本地羊,用大火炖熟后,再放入萝卜块慢炖。萝卜会吸收羊肉的膻味和油腻,再加点醋和葱姜,出锅前再撒些青蒜苗。如果萝卜少放些,醋和汤汁多一点,就是羊肉汤。
还有种“羊板”。把羊肉煮熟后,用石头或其他重物压紧,将水分挤净,冷却后切片就容易成型,肉不会散开。这是过年时候餐桌上常见的冷盘菜,很上档次。
我曾在海南呆过两年,吃过四大名吃中的东山羊。东山羊主产于万宁市的东山岭,生长于草木之间,皮嫩肉厚无膻味。看那红焖的羊肉色泽金黄,肉质酥烂,润滑可口,气味芳香,令人欲罢不能。
行走四方,味蕾也随着足迹去探索。有次去陕西,在延安吃了烤羊排,热气腾腾地端上来,焦香四溢,让人馋涎欲滴,其味鲜嫩可口,我恨不得把羊肋骨也嚼碎了。在西安时,我吃了碗羊肉泡馍,至今念念不忘:自掰馍,交店家浇羊汤,加黄花菜、木耳、粉丝、青蒜,放羊肉片,撒香菜。就汤嚼馍,佐以糖蒜,大汗淋漓,畅快至极。
从此我爱上了羊肉泡馍,但西安不常去,后发现本地也有一家店,可以解馋。这家上来的是一大碗羊肉汤,里面有大片的羊肉和粉丝,汤鲜肉美。馍单独放在盘中,发面制成,比较软和,保持了面粉的原始香味。掰的可大可小,一切随我,哪怕不掰,直接蘸着羊汤吃也很美味。据说这是兰州的做法,但汤和羊肉与西安的一样鲜美。
吃羊肉最畅快的一次,是在山东岳父家过年。羊是岳父自己养的,老人家不管寒冬酷暑,中午都赶着一大群羊出去,让其在田地间、树林里、小河边吃草,下午才赶回来。家人劝他不要去放了,他说闲着反而难受。那天端上来的除了羊肉,还有羊头和羊杂,都是清煮的。羊杂品种很多,羊肝、羊肚、羊肠、羊血都有,多是以前从未吃过的,羊头肉我也是第一次吃。再来一大碗羊汤,乳白的汤色中带着丝丝绿意,那是香菜和葱花,汤里还埋着带骨的羊肉,那叫一个好吃啊!山东过年时习惯喝白酒,我虽然酒量有限,还是一起大口喝酒、大口吃肉,颇有梁山好汉的味道——此地离梁山县不远也。那天的主食是羊肉饺子,也是难得的美味,可惜我已经吃不动了。
我在北仑白峰上班时,发现329国道边有一家饭店,老板是山东人。他家主打羊肉,其中也有羊头肉。把肉切成薄片,加入用羊骨头长时间熬煮而成的羊汤,再放点地瓜粉丝,大火炖上一会儿,起锅前撒上葱花和香菜。用一个不锈钢的大盆子装着,热气腾腾的一大锅上桌,香气撩人。羊头肉带着皮,软熟可口,粉丝很筋道,羊汤更是非常鲜美,顿时让人胃口大开。
去年去北疆旅游,吃了很多羊肉,叹其味之美。在克拉玛依市,吃过一次羊拐抓饭,至今不忘。我之前也吃过羊肉抓饭,多是羊排或是羊肉片,第一次见到选用一整个羊拐的,甚至可以说羊腿,上面全是肉。老板说,羊是本地阿勒泰草原的黑头羊,大米也是本地的有机大米。端上来后,我看米饭粒粒饱满,互不相连,里面夹杂着葡萄干、胡萝卜和白色洋葱——当地人称为皮牙子。一个羊拐(羊腿)放在上面,是单独卤制的,不柴不油,美味可口,几乎没有膻味。我舍弃手套,直接用手抓,饭香肉美,满盘皆尽。
导游曾说过,羊蹄的味道也不错,可惜没吃到。于是我在网上买了一斤羊蹄,有4个。羊蹄的胶原蛋白更多,吃着比羊拐要过瘾。羊蹄本身已是熟食,我拿来清蒸、炖萝卜、做黄豆汤,都是好味道。
走过大江南北,尝过各式羊肉,最渴望的仍是一锅质朴的萝卜炖羊肉。取散养的山羊腩,剁块焯水,与姜葱、绍兴老酒一同投入砂锅。武火煮沸,文火慢炖,待汤汁初现乳白,羊肉酥软时,放入切滚刀块的白萝卜。萝卜是配角,它谦卑地沉入汤底,尽数吸纳羊肉的丰腴与油脂,直至自身变得晶莹剔透,入口即化,其清甜也全然融于汤中,化解了最后一丝膻腻。临出锅前,撒一大把青蒜苗,热气一激,满室生香。此时,肉烂,萝卜糯,汤浓,各美其美,又美美与共。
一碗萝卜羊肉汤下肚,通体舒泰,这不仅是霜降时节最熨帖的滋味,更是奔波半生后终于懂得的生活的本味。
来源 甬派